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导购 车型导购

新能源汽车科技_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

ysl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新能源汽车科技_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新能源汽车科技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

新能源汽车科技_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新能源汽车科技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022年有哪些有颜值又有科技感的新能源汽车,值得购买呢?

2.今日阳光新能源电动汽车设计上有哪些科技上的特点?

3.科技部续超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多重技术痛点

4.汽车换电黑科技怎么样

5.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科技_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

2022年有哪些有颜值又有科技感的新能源汽车,值得购买呢?

       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很多车型甚至成为了爆款产品,比如理想旗下的理想ONE等等。而在新的一年,造车新势力仍在持续发力,并将在今年推出更多新车型。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以下几款车型。

       1.FF 91

       很多人说FF 91在CES上第一次代表FF获得年度创新奖,引起轩然大波。其先进的产品理念和革命性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行业标杆,是技术爱好者仍然期待的颠覆性产品。虽然FF在这几年的生死搏斗中并没有量产交付FF 91,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拥有先进技术的FF 91逐渐赢得了更加成熟的市场机会和量产窗口。据悉,FF将在成功上市一年内向FF 91交付量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费者终于有望在2022年正式见到传说中的FF 91,而传说中的昔日王者也将姗姗来迟地回归。20万美元的价格和高科技豪华的口碑能否与FF 91的产品性能相媲美,将在明年揭晓。

       2.蔚来ET5

       作为最早的造车新势力之一,蔚来凭借日益完善的产品线和独特的服务模式,成为当今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12月数据显示,蔚来汽车交付10489辆,同比增长49.7%;2021年累计交付91429辆,同比增长109.1%,累计交付ES8、ES6、EC6等车型超过16万辆。目前,蔚来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上声音满满,但在产品结构上,缺乏汽车产品,会感觉像是“独腿巨人”。的是,蔚来也在2022年推出ET7,但相比之下,最近发布的价格较低、定位为中型车的ET5,其实有“黑马”潜质。我们基本可以把ET5看成“小号ET7”,类似于奔驰c级和S级的关系。ET7的设计应用于外观,但由于中型车的定位,在视觉上更具运动感。尺寸方面,ET5长宽高达到4790/1960/1499mm,轴距2888mm,优于Model 3,接近小鹏P7。

       3.小鹏G9

       作为“蔚小理”之一,小鹏近两年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12月交付1.6万台,同比增长181%;2021年全年交付量为98155台,几乎是2020年的三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次交付的贡献者不是它的第一款车型G3,而是P7。小鹏在SUV领域的表现不如轿车。去年,更为入门级定位的P5的推出,基本证明了这一观点。然而,中国消费者喜爱SUV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开发SUV就相当于直接放弃了一大半的市场。因此,小鹏这次也赌上了自己的家当,直接给了大家一个巨大的“惊喜”——G9。

       从名字可以看出,小鹏G9将是家族定位的旗舰SUV,但就笔者而言,小鹏G9不止大。在外观设计上意见不一。家族式X机器人脸的正面设计与P7同源。这种设计语言放在中大型SUV上并不突兀,反而有一种豪华感。从侧面看,G9还用了长引擎盖、短前悬架、长后悬架的设计。21英寸的大轮圈让整车看起来优雅大方,甚至有豪华SUV的视觉感。同时,穿透性的尾灯也不算太惊艳,但也足够漂亮。

今日阳光新能源电动汽车设计上有哪些科技上的特点?

       这里列举了五款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特斯拉汽车、蔚来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北汽新能源。

       1、特斯拉汽车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和能源公司,专业生产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和储能设备,特斯拉的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于2008年发布,这是一辆两门运动型跑车。

       特斯拉Tesla汽车集成了独特的外形、高效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和先进的技术,使其成为道路上速度最快、燃油效率最高的汽车。

       代表车型:ModelX。

       2、蔚来汽车

       蔚来通过提供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和终极用户体验,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并在全球打造“用户品牌”。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

       代表车型:蔚来ES6。

       3、比亚迪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现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和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历程。

       自发展以来,比亚迪逐步完善了产业格局,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2017年,比亚迪先后推出秦、唐、宋、元、E5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面向汽车和SUV市场,覆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两个领域。

       代表车型:比亚迪唐。

       4、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是由何小鹏、夏珩、何涛发起的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

       团队主要成员为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汽车及大型零部件企业,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

       代表车型:小鹏G3。

       5、北汽新能源

       2009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创立,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是我国第一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代表车型:北汽EC系列。

选购新能源汽车的注意事项

       1、注意续航里程

       续航里程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毕竟车辆的续航关系到了驾驶员的后期使用,所以,大家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要考虑到这一方面。

       2、注意电池安全

       电池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血液”,它不仅关系到整车的续航里程,还和安全性能紧密相关,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所在了。

       3、注意智能性

       在实际的用车过程中,一味单纯的驾驶或乘坐车辆难免有些枯燥,所以,车内的智能性配置也是需要注意的。

       4、注意驾乘体验

       这里所说的驾驶体验,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驾乘的舒适性,一个是驾乘的便捷性,还有一个是驾乘的安全性。舒适,顾名思义就是要在驾乘过程中感受到惬意,便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性化,而安全则是让驾乘者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

科技部续超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多重技术痛点

       时尚科技,智能掌控

蓝牙双通道智能系统连接

       蓝牙双通道智能系统,可以实现IPONE手机对整车进行控制和监控。

       车速,效率,电量,故障检测,行驶记录,锁车和启动,实现车与人交互式信息沟通。

空调系统

       内外循环、快速调温

       电子智能式空调控制面板,轻松操控

?多功能智能液晶仪表

       多功能显示,更安全更贴心

车门系统

       一键升降车窗,防开起车门拉手

       多层型密封防水,手外调式后视镜

?刹车系统

       电子真空助力刹车系统,轻松脚刹,科学更安全

?电器系统

       配置60V120AH/72V120AH动力电池;

       10:1的整车动力速比,百米加速,动力充沛。

       配备电量充放电检测系统,时时更精准。

汽车换电黑科技怎么样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9月4日“开幕大会: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低碳、安全发展展望”中,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发表了题为“加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助力汽车强国展翅翱翔”的演讲。

       续超前表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汽车芯片短缺,低温充电慢、续航里程降幅大、高温安全性差,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成本高等问题。

       而针对这些问题,续超前也呼吁整个行业要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工业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和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有环节,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技术,支持线控底盘、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整车轻量化、模块化技术。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解振华特使,辛国斌副部长,连茂君书记,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21年泰达国际论坛,在此谨代表科技部高新司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汽车界的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由中国引领的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在全球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成果显著。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产生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链,成功走出一条以创新链发展带动产业链形成,以示范推广拉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

        当下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政策引导向市场驱动转变的攻坚期,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召开对于产业界、学术界理清思路、凝聚共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主要想就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谈几点想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已成为战略必争领域,综合考虑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态势。

       1.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碳中和发展愿景,对碳排放大户——汽车要求进一步严苛,欧洲新政持续加码,今年公布的提出2030年汽车二氧化碳排放较2021年减少55%,2035年新车排放归零的目标,如果不发展新能源汽车,全球汽车产业将很难达到各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2.汽车与其他高技术领域融合,新一代汽车技术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首先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V2G技术发展使得未来新能源汽车汽车将成为一个个稳步式储能单元,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的电网波动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新能源汽车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也正在不断加深,重新定义了汽车产品属性。向着移动智能终端和空间衍变,传统汽车技术与先进制造,新材料技术的融合,也为这一传统的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3.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今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美国新出售的汽车半数为零排放。大众、宝马、奔驰新能源汽车销量均超过10万辆,德国大众提出2030纯电动汽车份额上升至50%,奔驰企业战略从电动为先转为全面电动目标,目标到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总的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方面,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新的竞争赛道中拔得头筹,赢得未来。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若干的痛点需要高度关注。

       1.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对于高度电动化新能源汽车,车规芯片是重要的问题。科技部两年前预计到这个问题,部署开展车规芯片测试研究,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牵头,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联盟,围绕关键汽车芯片,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技术公关、平台搭建、标准制订、测试评价、芯片上车等工作。

        2.新能源汽车低温充电慢、续航里程降幅大、高温安全性差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和全天后条件下的安全运行,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5月科技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不设门槛向全社会公开遴选团队,高安全的技术公关,实实在在解决用户困扰。

        3.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成本高的问题,氢气成本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针对用氢成本偏高和重载商用难的问题,一方面科技部推进高密度车载储氢攻关,另一方面强化氢的制造、储存、运输全链条疏通,带动氢能供应体系为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和氢能关联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当然上述提到的问题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各位学术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通过坚持不懈的科学攻关,我们都能够彻底解决。

        三、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纵三横的布局,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新能源汽车专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链,从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方面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和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工业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

        2.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和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3.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有环节,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技术,支持线控底盘、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整车轻量化、模块化技术。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站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愿与各方共同携手,向新能源汽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

       6月12日,2021(第二十三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隆重开幕。吉利科技集团部署的换电运营公司易易互联网科技受公司号召,首次携多款黑科技设备亮相车展,展现了独特的换电生态布局。

       车电分离

       回应用户需求,在新能源汽车普及中,高成本、低保值是绕不过去的“坎”。动力电池的成本虽然在降低,但仍接近整车的40%,不仅抬高了新车的价格,而且由于后期性能退化,降低了旧车的残值。同时续航里程、快充安全、电桩匹配等。也成了制约,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消费痛点。在换电模式上,快换方案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比单一的换电更具颠覆性,成为当前主流路线。

       E-Internet Technology作为先行者之一,推出了车、电、实车分离模式,开创了绿色能源新格局。通过B端和C端车辆分离和电池管理,降低了电动汽车的一次性购买成本,不影响二手车估值;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以电池银行的形式实现动力电池资产证券化,开展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和梯级利用。对于用户来说,这减轻了消费负担,带来了堪比加油的能量补充效率,有效缓解了续航焦虑。

       电对电分离模式有效解决了购车成本高、充电难、电池衰减**大痛点,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补充能量的主要方式之一。

       53度电池组一分钟换一次电。

       车展期间,伊一互联网科技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云集的N2展馆2T26展位设立了智能“换电站”。在现场,一辆新能源汽车枫叶80V正在向公众展示电池组更换场景。无人值守电池组高速更换,一分钟更换53度电池组,真正刷新了换电充能的体验,引得参观者惊叹和赞叹。易互联科技作为一大特色,进一步拓展了“换电站”的概念,建设一体化能源站,提供充电、换电、补电服务,智能化、易操作。纯电动汽车补充能量的效率和便捷性大大提高。

       E-Internet技术交换技术平台具有高模块化、高兼容性、高安全性和高智能性的特点。通过集中的电池充电管理,电池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至8年60万公里。

       在车辆方面,E-E互联网科技在5合1动力总成方面做出了努力,大大降低了动力总成的体积,以安排更大容量的标准形状的电池组。易互联科技也完成了扁平标准电池设计。这种结构和尺寸的设计与目前市场主流纯电动汽车平台的设计一致,更有利于通用行业标准的形成,加快规模化应用和推广。

       构建开放智能的电交生态

       即开始引领和布局智能电交生态。自2017年以来,吉利科技集团一直在开发动力交换技术平台和车辆架构平台。在此期间,1000多人参与了R&D,涉及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并进行了30000多次相关实验。同时获得1000多项换电相关专利。

       当然,换电模式本身也面临着几个挑战:普及率低、技术标准不统一、车辆底盘结构优化等等。

       对此,吉利科技集团打造了行业首个“车、站、电”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电交换生态开放平台。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电池供应商、换电运营商、出行服务商、新能源车主等生态伙伴提供全周期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出行服务。

       凭借领先的换电技术和开放、共享、智能的生态理念,吉利科技的换电模式受到行业合作伙伴的青睐,荣获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中国汽车风云节颁奖盛典”评委会年度特别奖。目前,易互联科技正在加速电力交换网的布局。

       真的,加速产业落地

       自2020年9月首个换电站落地重庆以来,E易互联科技智能换电站已覆盖杭州、济南、长沙、天津、青岛、成都、海口、淄博、苏州、南京、马鞍山等十余个省市。,并与广西、江西、老挝等国内外地区达成合作协议,累计签约换电站千余座,受到B端出行服务市场的广泛认可。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5000座智能电站投入运营。

       写在最后:

       顺应政策趋势,凝聚产业力量。E-Internet Technology愿与所有生态伙伴一起,推动车电分离,专注充换电综合能源补充服务,提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国家能源合理配置和安全利用,构建“能源与物的生态智慧平台”,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百万购车补贴

        深圳坪山新区,比亚迪总部,六角大楼。出出进进的国内国外考察者,“很多人来考察调研云轨,几乎每天一个来”,比亚迪董秘李黔对全景网记者表示。

       比亚迪总部门前的空中小火车,是展示试运行的 “云轨”,颇为吸睛。去年10月宣布试运行云轨业务的比亚迪,目前已签署意向订单超过10个城市,并在积极争取更多城市订单。

       云轨业务是比亚迪的又一次创新和勇气,也是又一次的雄心和野心,“希望通过云轨业务,再造一两个比亚迪”。

       在自己的传统强项电池领域,比亚迪也有大动作:准备开放自己的动力电池业务,向其他车辆制造商供应其电池。

       横跨于IT、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4大产业,这家以技术创新为基因的企业一次次敢于先人一步。

       比亚迪23年的成长简史

       1994年成立的比亚迪,以做二次充电的镍电池起家,到了19年,比亚迪开始做锂电池,相比较镍电池,锂电池的技术要求很高,当时比亚迪的年销售额只有几千万,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三洋、索尼、松下这样的日本知名企业。

       这是比亚迪的第一次转型。2000年比亚迪拿到在手机界有如今天苹果地位一样的摩托罗拉的电池订单,2002年比亚迪拿到诺基亚的电池单子,由此比亚迪成为电池大王。

       2002年,比亚迪股份(代码01211)在香港上市,发行价格是10.95元,当时是54支H股里面最高发行价记录,当时的H股都是1元、2元,算是给中国企业争了一把脸。

       2002那一年,比亚迪的销售额是22个亿。

       不甘心在手机电池领域舒适区呆着的比亚迪,又把目光标准了手机零部件,很快又在这一领域闯出名堂,2005年,手机零部件供给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2005年到2007年,比亚迪的手机零部件快速成长,2007年分拆出比亚迪电子(代码00285)在香港上市,如今的市值超过500亿,一年销售额有400个亿。

       在电池和手机零配件业务之外,比亚迪更为出位的举动是去做汽车,和自己原有业务完全不搭边。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牌照,开始自己生产汽车。这是比亚迪的第三次转型。此后,比亚迪的传统汽车业务也做得风声水起。

       2007年,比亚迪又把眼光瞄准了电动汽车,此时,电动汽车根本不被业内人士看好,比亚迪是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国家政策也不明朗。比亚迪终于造出“一个概念型的电动汽车”,当时没有人相信它能够产业化。2008年,巴菲特接触比亚迪公司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看中其研发和制造能力,以及比亚迪“前瞻性的梦想”, 2008年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比亚迪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2008年,比亚迪向市场推出第一台真正的双模电动车F3DM,到了2010年,推出纯电动出租车,2011年开始推出电动大巴。之后比亚迪电动车,开始逐步得到广泛的运用。2011年,比亚迪从H股回归A股,实现A股和H股两地上市。2013年,比亚迪电动汽车销售额到10个亿,此后,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红利, 2014年,比亚迪电动汽车销售额70个亿,2015年,190亿,2016年341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2016年度,比亚迪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利润总额65亿元。目前A股总市值超过1800亿元,资本市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上市公司代表之一。

       新能源汽车龙头的国际化之路

       比亚迪前几年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唱主角,也是增长最主要的动力。2017年上半年,补贴退坡、产品准入规则调整等政策影响,比亚迪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收入同比增长为1.%。

       李黔表示,“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我们有信心,一方面带动这个行业的高速成长,另外一方面我们自身也有非常强的信心,自身也会高速的成长。”

       最新新能源汽车再迎政策利好,乘用车“双积分”政策出台,李黔对此的解读,“会对未来电动汽车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应该讲是一个里程碑的。”

       按照比亚迪的战略规划,新能源汽车2020年在比亚迪汽车业务中将占到90%,到2030年,将完全实现私家车电动化。

       在国内新能源车企当中,比亚迪率先走出国门,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遥遥领先”。2013年开始,比亚迪开始在美国建立生产电动大巴工厂,之后是巴西、匈牙利、法国、厄瓜多尔等,最新消息10月初,比亚迪宣布其在美国加州的纯电动巴士工厂竣工并投产。该工厂年产能1500台,也是北美地区最大纯电动大巴工厂。

       尽管比亚迪的营业收入超过九成是国内市场,但在国际市场,但比亚迪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非常吸睛。比亚迪以公共交通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在电动大巴领域,比亚迪在美国市场上罕有竞争对手。

       在全球销售市场,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斩获新订单,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运行。

       董秘李黔说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在海外的认可度从某种程度上是比国内的认可度还要高一些。国际化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方向”,比亚迪的国际化业务已经有了好的开头,慢慢的是一个逐步开花结果的过程, “未来几年,我们可以陆陆续续看到,比亚迪的整个电动汽车在海外的量的提升过程,可能是呈现一个加速的过程,前面几年只是探路,是用小批量进行试运行”。

       纵深拓展电池 布局原材料 

       比亚迪以电池起家,电池业务是一块重要基石。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一句话,“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两条腿走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都在发展”,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一直只供应给比亚迪自己。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将具有核心技术的动力电池业务开放,向其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供货,短短几个月过去,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预期年底前公布首份合同。

       董秘李黔表示,公司电池产能扩张,有了富余产能,此时把供应链打开,有利于带来公司的收入、利润。

       比亚迪本身就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其他新能源车企会意愿购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吗?“一些国内、国际的领导汽车厂商,他们对于比亚迪电池是非常的渴求。” 李黔还对记者表示,“目前电池,从整个供应链体系来看,还是属于一个有瓶颈的环节,我们来把这个链条节打开,对整个行业的推动还是非常大的。”

       动力电池的竞争力,一方面是要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控制电池成本。今年八月份,比亚迪牵手国轩高科共同成立新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被外界解读为,比亚迪加强在三元电池领域布局。由于三元电池的循环充放次数和稳定性快速提升,需求量大幅上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商纷纷布局三元锂电池。

       原材料方面,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去年,比亚迪在青海投资建设年产10GWH动力锂电池项目、年产2万吨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及回收项目。值得注意的是,青海是全国锂最为丰富的地区,锂储量居全国首位。

       布局云轨轨道交通 再造比亚迪

       去年底,比亚迪正式宣告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被列入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比亚迪成功打造的“云轨”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目前比亚迪已经与10多个城市签约。比亚迪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云轨,银川云轨9月1日通车。

       王传福曾表示, 比亚迪开发云轨,开发立体化交通,用以解决城市拥堵。未来比亚迪从电动车到云轨,希望通过技术把一些社会问题解决。

       云轨属于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可以运用到三四线城市的主干线,一二线城市的机场线旅游线。云轨除了电网供电,自身也带有储能系统,车列全部是阻燃设计。据介绍,相比地铁,云轨造价更低,云轨在上下坡、急转弯的地方非常适用,适应性强,运行的噪音相比地铁钢轮要小。云轨可以两到八节灵活编组,每节运量可达160~200人。中运量的云轨单向一小时运输量为1~3万人。中运量的云轨符合三四线城市运量需求。

       做电池和汽车再去做轨道交通,比亚迪的跨界是否太大了?市场前景如何?董秘李黔表示,云轨本质上也是一个电动汽车,“它也是靠电机驱动 ,云轨从技术上与公司还是有非常强的协同性”。

       “如一个三线、四线城市,一个城市比如有200公里,一公里平均2个亿,就是400亿的一个城市的规模,中国地级城市大概有273个,这就是万亿的市场,而这万亿的市场是刚刚起步,所以说我们比亚迪也对云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非常有信心,在未来十年属于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希望云轨能够再造一个,甚至再造两个比亚迪。”

       一直坚持创新,从电池到汽车,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新能源汽车到云轨,比亚迪一直带着技术创新的基因和理念前行,多年来围绕着新能源领域,如今迈入跨行业全产业链时代。董秘李黔认为,“多年来,比亚迪主要走的是内生性增长的道路,企业靠自身的研发,拼搏,再创新、再拼搏,来推动公司整个成长”。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科技”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