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资讯 汽车资讯

aimier声明_aimer 官网

ysladmin 2024-06-27 人已围观

简介aimier声明_aimer 官网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aimier声明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aimier声明的

aimier声明_aimer 官网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aimier声明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aimier声明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海湾战争

2.应该如何认识动画的定义?

3.中东战争当前的格局及外在影响是什么

4.吉布斯 阿森纳

5.林韬《小说的未来》

6.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aimier声明_aimer 官网

海湾战争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 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 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 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 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 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 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 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 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 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 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 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 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 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 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 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 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 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国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投入的兵器最多最先进、空袭规模最大、战况空前激烈和发展异常迅猛、双方伤亡损失又极其悬殊的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虽然只持续了 43 天,但它却提供了现代局部战争的许多新鲜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由于大量高技术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而展示的“军事技术革命”,更为世界各国军事理论家所关注,它引发人们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探讨现代局部战争的理论、指导规律和作战方法。海湾战争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个窥视孔。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背景

       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导致海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是:

       (一)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由 1 个机械化步兵师和 1 个装甲师编成的主攻部队,沿萨夫万——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轴线实施进攻,在 350 余辆坦克的引导下,首先向南攻占贾赫腊山口,然后折向东进攻科威特市。由另 1 个装甲师编成的助攻部队,在主攻部队西侧向南进攻,在贾赫腊山口与主攻部队会合后,继续南下,在通往沙特边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击阵地。 5 时 30 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市会合。经过约 14 小时的城市战斗,下午 7 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 2,000 余辆。 8 月 8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 19 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势单力孤,加上对伊军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约 20,000 人的科军,只有 5,000 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队溃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员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 8 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二)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 1990 年 1 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6,517 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 10,015 亿桶)的 65 %,天然气 24 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 13.7 %。日产石油约 1,45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 6,360 万桶)的 23 %;每天出口石油约 1,20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 2,800 万桶)的 43 %。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 20 个特大的油田,有 11 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 1990 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 766.1 万桶,其中 206.4 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 26.9 %;西欧日进口石油 823.5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427.6 万桶,占 51.9 %;日本日进口石油 548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354 万桶,占 64.6 %。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三)美苏关系缓和,地区冲突中美苏对立的阴影消失

       战后 40 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各自争夺霸权的需要,几乎在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争夺和对立的影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伊拉克的举动,无形中进一步推动着苏美间接触的愿望。虽然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经营多年的为数不多的亲密盟国之一,但为了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伊立场上的对立,苏联宁愿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盟国。在对伊拉克问题上,苏联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使美国总统布什感到“非常满意”,并称这是“美苏战后在地区冲突上首次结成同盟”。美苏对海湾危机基本立场上的一致,使联合国安理会得以顺利地通过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虽然苏联没有直接派兵参加对伊作战,但它对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的支持态度,使美国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各种军事行动。

       (四)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侵略

       国际关系始终是一种利害关系。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同时作出了强烈的军事反应, 2 个航母战斗群在伊入侵科后不到 1 小时即受命驶向海湾。

       苏联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对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普遍强烈抵制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 0 票反对, 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 12 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国际社会为化解这场危机作了极大的努力。许多国家的***从中斡旋,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亦亲抵巴格达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从科撤军。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变立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参考资料:

应该如何认识动画的定义?

       奔驰车的级别:

       A级 - 使用特殊夹层式底盘设计的迷你车系,有三门与五门两种车体。

       B级 - 小型的轿式底盘休旅车系。

       C级 - 小型房车车系,除了标准的四门房车外,该车系尚有五门旅行车与三门掀背车两种衍生款式。

       CL级 - 以S-Class为基础衍生出的大型双门四座豪华轿跑车。

       CLK级 - 车身尺码介于C-Class与E-Class之间的双门四座豪华轿跑车,有硬顶与敞篷两种不同的车体。

       CLS级 - 2004年新登场的运动房车系列,有着双门跑车般的造型但却有四个车门以及独立的4个座椅。

       E级 - 中型豪华房车系列,有四门房车与五门旅行车两种车体版本,国产版加长了轴距。

       S级 热卖全球的大型豪华四门房车系列,搭载大量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同级别出类拔萃的舒适性。

       SL级 大型纯双座敞篷跑车系列。

       SLC级- 双门跑车

       SLK级 小型纯双座敞篷跑车系列。

       SLR - 与一级方程式赛车车队McLaren(迈凯轮)合作开发的高性能限量生产跑车。

       G级 - 越野车,号称“越野之王”,有民用版和军用版。

       GL级 - 大型七人座豪华休闲越野用车系,2006年时首次豋场。

       GLK级 - 梅赛德斯-奔驰旗下首款紧凑型SUV,2008年初,以概念车身份亮相北美国际车展。目前已在中国上市,并有国产以打击其竞争对手奥迪Q5和BMW X3的计划

       M级 - 休闲越野用车系。

       R级 - 大型的休旅车系,以M-Class为底盘,并带有四轮传动版本

       AMG车系 - 是奔驰公司的独立高性能改装厂AMG公司生产的高性能跑车,在原有C、S、SLS、G等系列车型的基础上,打造全新的发动机以及车身材料的重新设计,其发动机是由手工装配以达到最高品质,是难得一见的高端车型。

奔驰汽车的特色:

       奔驰车,不但质量无可比拟,而且车系齐全,主要生产C级车(中档轿、跑车)、E级车(高档轿、跑车)、S级车(豪华轿、跑车),还有G型车(SUV越野车)。公司早期出产的车分为曼海姆版和斯图加特版,1936年开始,无论是高中低档车都统一为一个相同的名字“梅赛德斯-奔驰”。

       之所以取这个名,有一段佳话。1899年,奥地利驻德总领事埃米尔·杰利内克订购了3辆戴姆勒凤凰牌轿车,用他女儿的名字-梅赛德斯为它们命名,并开着车参加了尼斯汽车拉力赛,获得了冠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奔驰(汽车)

中东战争当前的格局及外在影响是什么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动画的定义

       许多人可能还是对「动画」(animation)这个字感到陌生,「动画」和我们以前惯称的

       「卡通」(cartoon)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另外用这个字眼?

       让我们先来看看「动画」的定义,最简单的说,动画就是利用短时间内播放连续动作序列

       的画面,藉由视觉残留造成画面中角色动作的视觉假象,这点原理其实跟**一样,只不

       过**是由真人的连续动作演出,而一般动画片必须以手绘或手调整人偶动作来达到同样

       的效果。一般而言,动画片每秒的平均格数是24张,换句话说,10秒的影片就必须画240张

       或格拍240次,许多动画片为求画面流畅漂亮,一些动作场面往往每秒不只画24张,如名导

       宫崎骏历年来的作品。

       但是并不是任意把几张静止的连起来便可称之为动画,由于是逐格地创造,要将胶卷

       不同格与格之间的动作连贯起来、并表现出独特的美感与意念,这才是此类艺术的要点所

       在。Richard Taylor在《动画技巧百科》中开张明义便提及:「动画一般被定义为,藉由

       组合一段连续的静态影像而创造出动作的幻觉。…动画并不是使图动起来而已。动画的精

       髓在于画出动作。」他并引述创办加拿大国家动画局的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N

       orman McLaren)的话:「怎么动比什么动更为重要。…动画家在影片中每一格所做的不比

       其在格与格之间所做的来得重要。」

       其实「动画」这个翻译也并不比「卡通」好到哪里去,因为「animation」的媒材并不限于

       「手绘图画」或「计算机绘图」而已,还有剪纸、人偶、黏土、甚至火柴、针幕等多采多

       姿的创作类型。在《动画**探索》的第一章,研究、教授动画艺术多年的李道明便言及

       对其定义的困难,他也不约而同地引了麦克拉伦的话作结:「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

       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

       再回谈到「卡通」这个词,它直译自英文「cartoon」,原文可以指称报纸上的单元格或连

       环漫画,后引申成为将连续动作的画片组合起来的影片。不过,由于现下动画的素材远不

       止于手绘画片,因此「animation」或「animated film」也逐渐取代「cartoon」成为这类

       型影片艺术的通称。

       事先声明,本文是转载自《Ray写的世界动画史》

       1. 动画的起源

       传统艺术伴随人类文明的诞生而产生,而**、动画则是由人类发明出来的,动画的发明早**几年。

       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对人类视知觉的研究,是**和动画诞生的先决条件。19世纪摄影术和机械设计的进步,为动画的发明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1824 年,英国生理学家彼德·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发表了论文《关于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 (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 Objects),发现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这一发现为动画和**的发明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

       1825年,英国人约翰?A?派里司(John A. Paris)发明了幻盘Thaumatrope)。 1832 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发明了诡盘(phenakistiscope)。这些动画的原始雏形,不断向更好地产生运动幻觉的方向前进。

       1877年,法国人艾米·雷诺(Emile Reynaud)在前人发明的装置基础上进行改进,制造了一架用几面镜子拼成圆鼓形的活动视镜(praxinoscope)。雷诺不断改良活动视镜,在1888年创造了他的光学影戏机(Théatre optique)。1892年10月11日,雷诺和巴黎有名的蜡像馆Grevin Museum签订合同,在这里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片。放映节目由每卷能继续放映约十到十五分钟的一些画片构成。在制作这些影片时,雷诺已利用了近代动画片的主要技术:活动形象与布景的分离、画在透明纸上的连环图画、特技摄影、循环运动等。因此雷诺一般被认为是动画的创始人。

       在同一时期,美国和法国的发明家们致力于研究使用胶片的活动影像装置。经过十几年时间和各国发明家的努力,最终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最接近于现代**的装置活动**机。在早期**的实践中,**家们发现了停格再拍的原理。至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现代动画的几个基本制作技术都已被人们发明出来,以詹姆士?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ames Stuart Blackton)为代表的各国早期动画**人开始制作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现代动画**由此大开滥觞。

       2. 动画的黄金时代

       在动画发明的最初几年,普遍被认为是杂耍一类的玩意,只在游乐场一类的地方作为**节目的一种进行放映。但是,艺术家和商人们渐渐认识到动画所蕴含的艺术可能性和商业机会。动画作为新兴的**产业的一部分,逐渐得到了发展。1914年,美国人爱尔?赫德(Earl Hurd)发明了在透明赛璐珞片上分层绘制动画的技术,这种技术降低了动画制作的工作量,使更长的动画片制作成为可能。渐渐在早期动画工作室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产工艺,一直在商业动画领域沿用到1980年代早期。

       在美国,动画制作产业也随此渐渐形成规模,温瑟?麦凯(Winsor McCay)、 约翰?布赖(John Bray)、马克思?弗莱舍(Max Fleischer)等人对美国动画工业的建立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这期间,欧洲的埃米尔?考尔(Emile Cohl)等一批早期动画制作者致力于更个人化的探索,伴随美术界和**届纷至沓来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风潮,创作了一大批艺术动画。到了20年代初期,随着研究主流商业**之外的艺术**院、俱乐部、展览和书籍在欧洲的出现,所谓“艺术动画”的格局也渐渐形成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远离战场,**业得到发展,大战结束后取代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美国动画在规模和水平上的优势至少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23年,年仅22岁的沃特?迪斯尼(Walt Disney)来到好莱坞,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制片厂。年轻的迪斯尼虽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艺术教育,但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在富于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也极有商业头脑。20年代后期,迪斯尼逐渐建立了自己在动画工业中的名声和地位。1928年,好莱坞的第一部有声**《爵士歌王》(Jazz Singer)诞生一年后,迪斯尼公司制作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号》(Steamboat Willie)。这部短片让米老鼠(Mickey Mouse)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动画角色,也成就了迪斯尼的动画帝国。从20年代末期至今到50年代初期,迪斯尼制作了大量高质量的动画短片和长片,而稍后华纳、米高梅等好莱坞大制片厂也创立了动画制作部门,这一时期在动画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Golden Age)。

       30年代,迪斯尼、华纳等动画工作室不断改进动画制作的工艺,将彩色摄影也引入动画领域。30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动画业却是欣欣向荣,并以低薪吸收了大批艺术家加入到动画制作中来。1937年,迪斯尼公司制作了第一部美国动画长片《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在动画制作水准上达到新的高峰,也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年代初,美国动画片就传入中国,中国动画的先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兄弟,开始自己研究制作动画片。1926年,万氏兄弟之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受迪斯尼公司《白雪公主》的启发,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中国动画的起步之早和水平之高,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在亚洲地区更是拥有当之无愧的先驱地位。日本动画的先驱人物就受到中国早期动画的影响,早期日本动画家手冢治虫即坦言他是看到了《铁扇公主》才决定投身动画的。

       1940年前后,迪斯尼公司制作了《小飞象》(Dumbo)、《皮诺曹》(Pinocchio)、《幻想曲》(Fantasia)等几部动画长片,成为这一时代制作水准最高的动画。与此同时,米高梅公司、华纳公司也制作了大量优秀的动画短片。与大制片厂时代好莱坞的明星制类似,一大批动画明星在2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诞生。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狗,华纳公司的兔八哥、达菲鸭、米高梅公司的汤姆和杰瑞,至今仍在**世界里焕发活力,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美国动画以明星动画角色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也开始初见端倪。

       40年代初美国参战后,迪斯尼等动画公司受政府资助投身于战争宣传片的制作。战争期间一部分动画师应征入伍,也有大制片厂的动画师开始自立门户或加盟较小的动画制作室。50年代初,随着标志性的“派拉蒙”法案的宣判,传统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制作-发行-放映”垂直体系被视为垄断,渐渐瓦解。而在国际市场上,欧洲**的崛起和各国自觉抵制美国**文化侵略的运动,也为美国**业造成了冲击。美国的动画工业大制作逐渐减少,迪斯尼公司也将核心业务转向影片发行和**工业。50年代末随着电视的普及,依赖**票房的动画工业在转型之际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大型制作几乎绝迹,动画师们纷纷失业。各动画公司在战后也努力吸纳人才,但是由于动画公司一般拒绝给予动画师影片版税部分的分红,造成大批动画师转向电视和广告的制作。到90年代初以前,美国的动画工业都处在相对紧缩的状态。而在此期间,动画创作的创新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3. 艺术动画的兴盛

       50年代初期,电视的发明改变了西方的生活方式。电视动画和广告动画成为动画工业的重要部分,这也促使大批制片厂内的动画师自立门户进行独立制作。同时,一批优秀动画师投身独立动画创作和动画教育,新一代的动画师开始以与前辈不同的方式来认识动画。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及各国现代主义**的兴起,也促生了50年代以后艺术动画的兴盛。

       1945年,几位年轻动画师成立了UPA动画制作公司,他们将自己的公司戏称为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nited Productions of America),以示对大制片厂动画制作的讽刺。他们致力于制作更低成本的动画,开创了“有限动画”的制作方式。随后美国动画的独立制作蔚然成风,厌恶迪斯尼风格成规的动画艺术家们以极低成本制作更加个人化的动画片。

       1939年,在加拿大成立了一个政府资助的旨在鼓励**创作的机构国家**局(NFB, National Film Board)。1942年,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加入加拿大国家**局并成为动画部门的领导。1952年,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在加拿大制作了动画短片《邻居》(Neighbors)。加拿大动画**局(NFB)逐渐吸引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动画创作者。到了70年代,NFB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杰拉德·伯特顿(Gerald Potterton)、卡洛林·丽芙(Caroline Leaf)、依舒·巴特尔(Ishu Patel)、 弗里德里克·贝克(Frédéric Back)等数十位杰出的动画师,在60年代到80年代在NFB长期工作,创造或改进了剪纸动画(Cut-out animation)、真人动画(Pixilation animation)、沙动画(Sand animation)、玻璃绘制动画(Paint-on-Glass animation)、粘土动画(Clay animation)、玩偶动画(Puppet animation)、针幕动画(Pin-screen animation)等多种动画形式,创作了大批极富想象力的动画短片。NFB的动画部门对世界动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是鼓励艺术动画创作的重要机构。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动画制作业也渐渐建立起来,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制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动画片。随着昂西动画节等一批国际动画节的创立,动画艺术的国际交流在西方世界逐渐得到发展。早期的动画大师如诺曼·麦克拉伦、亚历山大·阿里谢夫(Alexandre Alexe?eff)、奥斯卡·费辛格(Oskar Fischinger)等人不但开创了跨国的艺术动画制作,此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超越了民族动画的范围。

       在苏联和东欧各国,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动画事业的一贯重视,动画事业得到国家的资助,当然部分作品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意识形态主导的烙印。1936年,苏联美术**联合制片厂在莫斯科成立,制作了大批优秀的动画片。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在动画方面取得较高成就的除了苏联,还有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国。南斯拉夫的赛格勒布学派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木偶动画,都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49年以前,中国动画受迪斯尼公司的影响最甚。50年代以后,中国动画受到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影响,这一代中国动画人还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957年成立的上海美术**制片厂,以独特的民族动画风格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前身是东北**制片厂卡通股。在1950年迁移到上海并成为上海**制片厂的美术片组后,汇集了特伟、万氏兄弟、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等一批优秀的动画工作者。1957年上海美术**制片厂成立时,已发展到200多人的规模。从50年代初期开始到文革前,中国动画事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

       50年代末,中国动画工作者尝试开创民族风格的动画,运用中国的形式来表达中国社会的现实。1956年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和1958年王树忱导演的《过猴山》,使这一时期开创中国动画的优秀作品。《骄傲的将军》的角色设计借鉴京剧脸谱,背景设计借鉴国画的工笔重彩技法,充分吸收的传统艺术的装饰性,这也开创了中国动画受民族戏曲影响的传统。《过猴山》则取材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故事和形象,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1958年钱家骏导演的《一幅僮锦》长达60分钟,足以说明当时的上海美影厂已经具备了制作高质量动画长片的能力。

       60年代初,中国动画精品迭出,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其中动画长片《大闹天宫》、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堪称世界动画史上的经典作品。

       由万籁鸣、唐澄导演的《大闹天宫》(1964年)延续《骄傲的将军》开创的风格,借鉴戏曲的形象和动作,采用戏曲化的音乐和对话。《大闹天宫》由漫画家、装饰画家张光宇进行了角色设计的工作。张光宇吸收传统版画、戏剧脸谱的要素,创作的孙悟空,至今仍是中国动画史上最受喜爱的动画形象。张光宇的角色设计和装饰画家张正宇(张光宇之第)的背景设计,在艺术上达到高度的统一。统一的传统装饰性风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准,让这部杰作成了中国动画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40年来,仍然没有一部中国动画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水准。《大闹天宫》不但体现出中国动画当时在世界上堪称一流的制作水准,也让全世界动画人看到了开创民族风格动画的可能。70年代末,《大闹天宫》通过**节等渠道在欧洲各国放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一时期中国动画取得的另一重大突破,是创造了水墨动画这种特有的动画形式,为世界动画做出了杰出贡献。特伟、钱家骏在1961年导演的《小蝌蚪找妈妈》和1963导演的《牧笛》,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小蝌蚪找妈妈》取材齐白石的写意花鸟,准确再现了齐白石的绘画风格。《牧笛》取材自李可染的牧牛图,影片风格细腻抒情。这两部早期水墨动画不但在技术上突破了水墨形式难以做成动画的难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60年代初,钱运达导演的《草原英雄**妹》、张松林导演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漫画家华君武编剧、王树忱导演的《黄金梦》等动画片,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随着“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开展,短暂的中国动画辉煌时期匆匆结束。一批优秀的动画片被称为“毒草”,予以批判。这十多年间,中国动画几本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动画工业渐渐恢复了规模,而日本也在60年代后建立和发展起来一个庞大的动画产业。80年代初打开国门后,中国动画不但要面临美国、日本动画的冲击,也要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

       1977年到1983年间,上海美影厂承继60年代的优秀传统,创作了《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动画长片和《九色鹿》、《雪孩子》、《三个和尚》等短片。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中,70分钟的《哪吒闹海》直追《大闹天宫》的水平。这部由美术家张仃担任角色设计,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阿达)导演的动画**,继续探索民族风格之路,使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的代表作品。

       同时中国动画创作不再是上海美影厂一枝独秀,全国有数家**制片厂都成立了动画部门。动画短片的创作也进入有一个高峰期。《雪孩子》、《九色鹿》、《鹿铃》、《鹬蚌相争》以及稍后的《山水情》等短片,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徐景达(阿达)导演的《三个和尚》不但继续发扬民族动画风格,而且就动画本体进行了探索,成为又一部中国动画的代表作品。

       虽然中国动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很快就面临着又一个低谷时期。8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的电视动画开始进入中国。它们极富**性的大众文化取向,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政府资助多年的中国动画所不具备的。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工业已经形成庞大的高质量动画生产流程,而且有丰富的国际发行经验。由于在本国和其他地区的发行已经能够盈利,他们用极低的的费用(甚至免费)在中国推广电视动画。中国动画长期与市场脱节,不能适应高效率的商业动画生产。这样涌入的国外动画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中国动画业薪资水平较低,美国和日本动画工业也在中国进行动画的代加工,年轻一代的动画工作者流向动画加工。老一辈的动画工作者年事已高,而新一代的动画工作者长期从事动画加工,缺乏原创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动画在60年代初、80年代初虽然取得成就,但没有建立那怕是基本的市场机制。进入80年代后期,动画业又普遍急功近利,求数量不重质量。这些因素,都造成中国动画的全面滑坡。

       进入90年代,中国动画继续举步维坚,产量有所增加,但是质量还是无法与国外动画竞争。而在国际范围内,动画业正在进行一场数字革命,数字技术让动画业以更低廉的成本生产更加高质量的动画,新的数字技术也为独立制作所应用,个人化的动画创作更加普遍。

       面临中国动画业的不景气,政府开始关注和扶持动画产业。民营资本的进入、动画频道的成立、动画教育的兴起,都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新世纪之初,全世界的动画工业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动画在继续面临国外动画挑战之际,也酝酿着新的起飞。

       4. 数字技术带来动画的复兴

       在传统动画几经浮沉之际,一股新的动画革命在悄悄酝酿。1950年,麻省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家制作了第一部计算机动画。到了70年代,一大批科学家和艺术家开始投身计算机图像(CG)领域。70年代后期,杰姆斯·布林(James Blinn)领导的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制作了早期的三维动画短片Voyage2。传统动画的实践者也投入这一领域,加拿大动画**局(NFB)于1974年出品了彼得福德斯(Peter Foldes)导演的动画片Hunger,应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

       80年代初,计算机动画技术步入实用阶段。1982年迪斯尼公司制作的**Tron中有超过20分钟的数字动画。同一时期美国的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开始在电脑特效领域应用数字动画技术。年,他们在《印第安那·琼斯和魔殿》一片中首次制作了一个全数字的合成镜头。1989年的**《深渊》(Abyss)里,更是出现了第一个全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角色。在数字动画方面,日本也是起步较早的国家。年日本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就制作了数字动画短片Bio-Sensor。传统动画的工艺也因数字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提高了效率和质量。1989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长片《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成为他们最后一部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画。

       80年代,一大批数字动画制作公司也相继成立。1980年成立的Pacific Data Images(PDI)、1985年成立的Pixar、1987年成立的Blue Sky Studios,如今都已成为生产**动画的大型工作室。

       90年代数字技术在欧美和日本的动画工作室开始得到普及。数字图像技术成为**和动画工业复兴的催化剂。迪斯尼公司自1990年的《救难小英雄》(The Rescuers Down Under)以来就利用数字技术降低成本和营造更加美轮美奂的画面,《美女与野兽》(1991)、《阿拉丁》(1993)等动画**取得巨大成功。1994年的《狮子王》更成为迪斯尼公司有史以来最卖座的一部动画长片。

       三维动画片成为动画产业的新主流。1995年,Pixar工作室之作了第一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开三维动画之滥觞。十多年来,美国生产的《虫虫特工队》(A Bug’s Life)、《小蚁雄兵》(ANTZ)、《冰河世纪》(Ice Age)、《怪物史莱克1、2》(Shrek 1 & 2)、《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超人特攻队》(The Incredibles)、《机器人历险记》(Robots)等片,都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

       数字动画的浪潮,也在美国之外的区域蔓延。日本动画也大量采用了数字技术,近年来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攻克机动队2》、《蒸汽男孩》等动画片,都采用了数字动画技术。韩国、法国等国也借助这一浪潮大力发展动画产业,成为新的动画生产大国。

       动画产业的空前活跃,使得动画成为新媒体的核心之一。中国动画产业也有新的一批数字动画制作者加入,动画从业人员和动画专业学生迅速增加。中国动画,既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各种体制弊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吉布斯 阿森纳

       中东战争是指以色列同周边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至1973年期间所发生的4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48年5月15日。结果巴勒斯坦领土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56年10月29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为由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丧失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集

        中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的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后来,以色列在美国紧急援助下,调集兵力,转入反攻,逐步夺取了战场主动权。最后,双方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签署了停战协定。

        中东战争是现代化战争。战争双方使用了美国或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武装直升机、电视制导炸弹、“萨姆”型防空导弹等。战争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电子对抗。双方飞机损失约60%、舰艇损失80%以上,大部分坦克为各种导弹所击毁。

        中东战争爆发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从表面上看,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拼杀,实际上却是两个超级大国的间接较量。

       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著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 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 Yehuda 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 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70万人口,61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10万人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者,后来为英军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后便可以独立。在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 E. 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中东战争简史

       中东位于欧、亚、非三洲的连接处,他是 欧洲的侧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境内有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处于“五海三洲 ”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中东地区占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6亿左右,分布有17个国家。这些国家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大约有20多个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的阿拉伯民族,约占中东人口的一半以上。 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各个国家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每年来这里朝圣的信徒多达150万以上。中东有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的则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东正教,还有少数人信奉拜火教。耶路撒冷是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两教教徒心目中的“圣城”。许多国家把伊斯兰教规定为国教,并写入了宪法,可见宗教信仰在中东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成为本地区许多矛盾的焦点和起因。此外,中东地区是世界的能源中心波斯湾及其周围广大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统计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3以上,天然气储藏量也是世界之首,可以说中东是世界的能源宝库。

       中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东地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的文化。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掌握了医学、建筑、文学等,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辉煌。正是中东地区的这种极其优越的战略地位和能源地位注定了中东不会是一个安宁的地区,加上本地区民族成分与宗教信仰极为复杂,战乱在所难免!一、 外国势力对中东虎视眈眈早在1789年,法国帝王拿破仑就率领其远征军从亚历山大港登陆埃及,占领开罗,企图借助他的战略优势牵制英国。在1801年法军撤出之后,英国又将其纳为自己的殖民地,对埃及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十几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将其魔爪伸向了波斯湾地区,占领了许多阿拉伯酋长国,中东成为英国资本聚集的重要来源。1839年,英国殖民者又占领了亚丁,并强迫毗邻的20多个国家签订所谓的“保护条约”,组成了“亚丁保护地”,以期巩固他的统治。与此同时,英、法、俄在土耳其和伊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阶段,这种争夺变得更加激烈。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这时,中东理所当然的成了英、法、俄以及后起的德国等帝国主义拼死争夺的对象。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为控制该运河,确保通向印度和远东的重要通道,英国于1878年占领了塞浦路斯,继而又于1882年占领了埃及,并排挤法国势力,使埃及沦为其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波斯湾及其沿岸的酋长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这场争夺战中,英国是最大的赢家,先后强迫阿曼、巴林、麦什哈特阿曼(即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各酋长国缔结了一系列保证英国享有垄断特权的协定,把波斯湾各酋长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把波斯湾视为“英国的内湖”。中东的许多国家例如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在该帝国土崩瓦解之后,这些国家纷纷沦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就是伊朗也没有摆脱这种命运,沦为英国的半殖民地。另外应该单独提及的就是沙皇俄国。在17世纪末,沙俄仍然是一个内陆国家。为了开辟一条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沙俄占领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预谋已久。1851到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圣地”所谓的监护权,对土耳其施加压力,要求土耳其承认其对土耳其基督教徒有监管权,企图干涉土耳其内政,进而占领两海峡。但由于英、法的干预,沙俄的计划受挫。在情急之下,沙俄先后两次发动对土动武,但均已失败告终。但随后的《圣斯蒂发诺和约》却使沙俄达到了占领土耳其的目的。由于沙俄占领两海峡的预谋没有达成,矛盾不断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

       二、 中东内部虎虎相争

       (一)两伊战争这是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相对于1990-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的“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或“海湾战争”而言)。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 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伊斯兰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战,把一切军队撤到国际边界内;联合国秘书长派观察员监督停火与撤军;交战双方释放和遣返战俘;委托一公正机构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就一切未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方案。伊拉克当即表示接受这项决议,伊朗开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两伊实现陆、海、空全面停火,随即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开始直接谈判,讨论落实安理会第598号决议有关的问题。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加少,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状况。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二)海湾战争 1990 年8月2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伊科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经过约14小时的战斗,下午7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8月3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月6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2000 余辆。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原因: 1、领土纠纷。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而后伊,科两国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出去是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一心想早日收回来。 另外,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生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画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认为该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属科领土。 2、关于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 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 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提出与伊作战保卫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亿美元的债务。科威特,阿联酋等国认为难以接受。外国介入对于伊拉克这一侵略行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给予了谴责。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苏联也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0票反对,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2日至 11 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2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 阿以冲突阿以冲突一直是中东乃至整个世界冲突的焦点。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 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耶路撒冷问题是中东和平进程中最复杂和最敏感的问中东战争简史中东位于欧、亚、非三洲的连接处,他是 欧洲的侧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境内有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处于“五海三洲 ”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中东地区占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6亿左右,分布有17个国家。这些国家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大约有20多个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的阿拉伯民族,约占中东人口的一半以上。 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各个国家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每年来这里朝圣的信徒多达150万以上。中东有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的则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东正教,还有少数人信奉拜火教。耶路撒冷是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两教教徒心目中的“圣城”。许多国家把伊斯兰教规定为国教,并写入了宪法,可见宗教信仰在中东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成为本地区许多矛盾的焦点和起因。此外,中东地区是世界的能源中心波斯湾及其周围广大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统计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3以上,天然气储藏量也是世界之首,可以说中东是世界的能源宝库。中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东地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的文化。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掌握了医学、建筑、文学等,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辉煌。正是中东地区的这种极其优越的战略地位和能源地位注定了中东不会是一个安宁的地区,加上本地区民族成分与宗教信仰极为复杂,战乱在所难免!

       一、 外国势力对中东虎视眈眈早在1789年,法国帝王拿破仑就率领其远征军从亚历山大港登陆埃及,占领开罗,企图借助他的战略优势牵制英国。在1801年法军撤出之后,英国又将其纳为自己的殖民地,对埃及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十几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将其魔爪伸向了波斯湾地区,占领了许多阿拉伯酋长国,中东成为英国资本聚集的重要来源。1839年,英国殖民者又占领了亚丁,并强迫毗邻的20多个国家签订所谓的“保护条约”,组成了“亚丁保护地”,以期巩固他的统治。与此同时,英、法、俄在土耳其和伊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阶段,这种争夺变得更加激烈。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这时,中东理所当然的成了英、法、俄以及后起的德国等帝国主义拼死争夺的对象。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为控制该运河,确保通向印度和远东的重要通道,英国于1878年占领了塞浦路斯,继而又于1882年占领了埃及,并排挤法国势力,使埃及沦为其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波斯湾及其沿岸的酋长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这场争夺战中,英国是最大的赢家,先后强迫阿曼、巴林、麦什哈特阿曼(即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各酋长国缔结了一系列保证英国享有垄断特权的协定,把波斯湾各酋长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把波斯湾视为“英国的内湖”。中东的许多国家例如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在该帝国土崩瓦解之后,这些国家纷纷沦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就是伊朗也没有摆脱这种命运,沦为英国的半殖民地。另外应该单独提及的就是沙皇俄国。在17世纪末,沙俄仍然是一个内陆国家。为了开辟一条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沙俄占领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预谋已久。1851到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圣地”所谓的监护权,对土耳其施加压力,要求土耳其承认其对土耳其基督教徒有监管权,企图干涉土耳其内政,进而占领两海峡。但由于英、法的干预,沙俄的计划受挫。在情急之下,沙俄先后两次发动对土动武,但均已失败告终。但随后的《圣斯蒂发诺和约》却使沙俄达到了占领土耳其的目的。由于沙俄占领两海峡的预谋没有达成,矛盾不断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

       二、 中东内部虎虎相争 (一)两伊战争这是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相对于1990-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的“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或“海湾战争”而言)。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 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伊斯兰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战,把一切军队撤到国际边界内;联合国秘书长派观察员监督停火与撤军;交战双方释放和遣返战俘;委托一公正机构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就一切未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方案。伊拉克当即表示接受这项决议,伊朗开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两伊实现陆、海、空全面停火,随即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开始直接谈判,讨论落实安理会第598号决议有关的问题。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加少,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状况。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二)海湾战争 1990 年8月2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伊科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经过约14小时的战斗,下午7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8月3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月6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2000 余辆。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原因: 1、领土纠纷。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而后伊,科两国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

林韬《小说的未来》

       整理:AFP(阿森纳中国网新闻翻译小组)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阿森纳中国网 www.arsenal.com.cn

       姓名:基兰·吉布斯(Kieran Gibbs)

       出生日期及地点:1989年9月26日,Lambeth

       位置:中场

       前俱乐部:温布尔登

       又一个上赛季阿森纳青训营成功的典范,基兰在青年足总杯半决赛对阵曼联的比赛中迅速抓住了阿森纳球迷的眼球。

       半决赛首轮在埃米尔球场38187名支持者面前,他打进全场唯一进球。次轮在老特拉福德他同样有机会破门,但是很遗憾地与进球失之交臂。

       基兰可以踢中场中路和左路两个位置,上赛季代表U18青年队出场23次,打进9球。同时他也为预备队上场9次,而在上赛季联赛最后一轮对朴茨茅斯的比赛中,他坐在了球队替补席上。

       基兰在季前热身赛对巴内特的比赛中替补上场,他的表现也让他赢得了在阿瑟·温格手下的首次首发机会——埃米尔杯阿森纳2:1战胜国际米兰。

       和队友詹姆斯·邓恩(James Dunne)以及阿布·奥戈戈(Abu Ogogo)一样,吉布斯以前是在温布尔登俱乐部(Wimbledon)踢球,但是他们的青训营解散之后,他加入了阿森纳,这支球队现在改名成了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 Dons)。(阿森纳中国网 www.arsenal.com.cn)

       上赛季青年足总杯半决赛首回合对曼联,左脚破门技惊四座,左脚将。埃米尔杯对国米首发出场,表现不错,本赛季联赛杯对谢联首发打左后卫,手术刀般长传撕破对手防线,帮助爱德华多单刀破门。

       编者: 昨天早晨对曼联是吉布斯不堪回首的一场比赛,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吸取教训,不要被这一次经历击倒!拿出心气,未来是属於你的!!

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那种关于他人应该或不应该怎样写他们的小说的文学性论述,可能将永远作为一件让人无法专心写小说的事物而存在。我在为了能论证地从“小说的未来”这个角度来附议这类论述而去研读已有的相关论述时,重新认识到了这一点。我的附议——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写作我第三本小说时的一次分心——先总结了我研读过的一些论述,然后问道,“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小说?”以及“那么,什么是小说的未来?”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当我在分心时,鼓励自己在将来不要分心的一次努力(通过一开始就认识到如果不分心的话我能做什么以及我是否想要那样)。

        1976.《纽约书评》刊发了戈尔·维达尔 [1] 的《美式塑料》:“新小说快40岁了”,维达尔先生把 萨洛特 的《向性》视为新小说的起源,然后评论了四位作家的全部作品,这四位作家,是两年前 唐纳德·巴塞尔姆 认为仅有的几位值得一读的美国作家。(维达尔先生在一个脚注里说:“后来我被告知巴尔塞姆先生,可以理解的,否认了他说过如此断然的话。”)他们是 威廉·盖斯 、 约翰·巴思 、托马斯·品钦和——这比较反常—— 格蕾丝·佩雷 ,“一位普通的短篇小说作家”,维达尔先生从中“获得了很多阅读乐趣”,这和其他人对佩雷的看法截然不同:“我觉得有责任来谈谈那种读了太多烂文笔后的窒息感。”这篇11254字的文章里指出巴思先生是“可以理解的”。在维达尔先生看来:“一代人的小说和另一代人的小说之间那永恒的流变,经常的,同时也是更有可能的,是情感和态度上的修正,而非形式或技巧上的巨大创新。”

        1985.《密西西比评论》出版了一期专刊: 《论新小说》 ,其中的文章均和一类作家有关,这类作家的作品,编辑金·赫辛格在前言里是如此描述的:“如果‘极简主义’小说真的和什么东西‘有关’的话,似乎它经常是和‘忍耐’有关,它描摹了那混乱无序的自我、无法解释的欲望与尘世生活所加限制之间的冲突,格外关注那些自我遭遇了界限但决定继续走下去的时刻。”

        1986.《哈泼斯杂志》刊发了麦迪逊·司马特·贝尔的《少就是少》,他说市场里的“极简主义”小说已经过饱和了,它们展示着一种“总是决定论的、有时是自恋的世界观。”最后,他就出版社们出版这些“极简主义”小说多少表达了些不满。 玛丽·罗宾逊 倒是被大大地——这多少有点让人困惑——赞扬了一番(可能是在想象中这并不是一篇把个人品味呈现为客观规律的文章),原因是,贝尔先生说,她“通过允许其小说人物自由而让自己远离了那股潮流。”

        1986.《纽约时报》刊发了约翰·巴思的《关于极简主义的一些话》,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是“极简主义”作家 弗莱德里克·巴尔塞姆 (《密西西比评论》1978-2010年的编辑 )和罗宾逊女士的老师。巴思先生说“文学和艺术的历史(及微型历史)总的来说”是种周期性的修正,是“在哲学史、文化史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不过是以更长的节奏展现出来的)周期”,以及“在极简主义和它的对立面之间,我遗憾于读者——或者作者或者时代——太痴迷于一端以至于无法欣赏另一端。”

        1988.《纽约时报》刊发了弗莱德里克·巴尔塞姆的《论犯错:被定罪的极简主义作者的坦白》,部分是对那些针对极简主义的负面评价的一个回应(“这年头,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时尚先生》和所有文学杂志上,甚至在《今日美国》上,很难读到一篇没有对‘极简主义’式文章做出义不容辞般的攻击的书评”)。巴尔塞姆先生说在60年代的一个时期里,他和其他人的兴趣主要在 霍克斯 、盖斯、巴思、多纳德·巴尔塞姆(他亲哥)上面,但某个时间点后就“开始去寻找别的事情去做”,然后读到了 约翰·契弗 , 琼·里斯 , 琼·迪迪翁 和其他26个人。“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巴尔塞姆先生说。

        1989.《哈泼斯杂志》刊发了 汤姆·沃尔夫 的《千足兽》:“非虚构小说的拓荒将被记录为20世纪下半叶里最为重要的美国文学实验,除非美国小说在接下来的10年里有比现今所能看到的那些更为非凡的运动发生。”沃尔夫先生例证了埃米尔·左拉的[《萌芽》(188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8C%E8%8A%BD_(%E5%B7%A6%E6%8B%89) 是非虚构小说的先声和范例。沃尔夫用两句话总结了“极简主义”:“1970年代,麻醉性的孤独开始成为严肃小说的宏大主题之一。极简主义,也被称为K-Mart现实主义,描写的是真实景况,但绝大多数,都是关于一些非常鸡零狗碎、非常日常的事物,场景通常设定为无人在意的脏乱差郊区,用简单、短小得要命的句子写些不动声色的文章。”

        1990.《哈泼斯杂志》征集了对沃尔夫先生文章的意见,刊发了 T. C. 波义耳 的来信(“说 罗伯特·库弗 是极简主义作家就像是说匈奴王阿提拉是个爱好和平的人”),还有约翰·霍克斯的,说沃尔夫先生断章取义地引用他的话大概有15年了,他大概在40年前说的那句话——“小说真正的敌人”是情节、场景和人物——“用来证明某个观点是太过分了”。霍克斯也说库弗先生不是一个极简主义作家,“[沃尔夫]通过建构一种扭曲的历史观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最后用一则轶事结束了他的信件(以及那期《哈泼斯杂志》):“曾经,当约翰·巴思和我都住在德州奥斯丁市时,听说詹姆斯·米切纳(一个传记作家无疑),对人说过如果他能选择另外一条作家的路径,他会选择他的对立面——巴思/霍克斯的复合版。这是个好玩的声明,我不能担保它是真的,但真希望沃尔夫能有这种开明的心态。”

        2002.《纽约客》刊发了乔纳森·弗兰岑关于 威廉·盖迪斯 的文章:《困难先生:威廉·盖迪斯和那些难以阅读的书的问题》。

        2005.《哈泼斯杂志》刊发了本·马库斯的《一个勘误》,为弗兰岑先生经常在一些刊物上贬低的那类文学作品辩护,说弗兰岑先生相关文章所发表刊物的读者群远大于他在文章中贬低的那类文学作品的读者群。

        2007.《哈泼斯杂志》刊发了 辛西娅·奥兹克 的《文学内部》,总结道:马库斯先生在《一个勘误》里运用 迷雾指数 来指出弗兰岑的《困难先生》实际上比盖迪斯小说中的段落要求更高的阅读能力。“因此,马库斯洋洋自得地说,盖迪斯,尽管用词更简单,句子更短,但依然是更复杂的作家。所以:弗兰岑被打脸啦!那些好斗的街头呆瓜们会觉得这里很是亲切,”奥兹克女士说。“在这里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什么在发生,而是什么没有在发生。[分段符]没有在发生的是文学批评。”奥兹克女士然后指出文学批评是基于关联性的:“没有评论者想到去把自己挚爱的小说和菲利普·罗斯的《反美阴谋》做个对比。”如此做的话或许能创造出“一种天生的亲缘关系,一个背景,一阵能把我们都蕴涵进去的时代白噪声,”奥兹克女士说,这会让弗兰岑-马库斯,还有其他人,能够“少些敌对,多些好奇地接纳”。

        2008.《纽约书评》刊发了 査蒂·史密斯 的 《小说的两条道路》 ,文章以一种接近于奥兹克**所理解的文学批评的方式评论了《荷兰》和《幸存者》,尽管可能还是敌对多于好奇:“所有小说都企图凿出新的大脑神经回路,说服我们沿着这条路走才是小说真正的未来。在健康的时期,我们会开辟很多条道路。[...]这并不是特别健康的时期。现在华丽现实主义这一派在高速公路上遨游已久,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其他道路均已关闭。”史密斯女士不欣赏《荷兰》似乎最主要是因为——用她自己的比喻——它在一条现今已经有太多人/车的道路上。“我自己也是在这种传统里写作,也小心翼翼地希望它能存活,但如果它想存活,华丽现实主义作家们需要在他们的主题上再下些功夫。”史密斯**说(我有点困惑于既然当下它主宰着文学为什么她会觉得它可能无法存活)。

        对上述内容的一个总结:

        XX:A群体很烂。

        A群体:[没有回应]

        B群体:[审视自身]

        YY:B群体很烂。

        A群体:可以喜欢不同类型的文字。

        B群体:可以喜欢不同类型的文字。

        ZZ:B群体“不真诚”。

        B群体:[没有回应]

        YY:我觉得YZ本人都不会去读他自己最近的三本小说。

        ZZ:如果YY读不动YZ,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读不动。

        ZX:YY和ZZ表现得像是敌对的帮派一样,这是因为现在没有什么文学批评。

        ZY:我们的文学现在很烂是因为它被一类写作——C,“华丽现实主义”——所主宰着。

        C群体:[没有回应]

        这些“抱怨”,或“攻击”,似乎都运用了不少概化、评判和忽略,这让它们的对象迟疑于或不愿意直接回应(每一个参与者,我觉得,可能都想在他们的小说里避免这些),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种不对等得滑稽的、有时突然是漫无目的的、几乎不认真得像在发神经的叙事。

        对我而言,有趣的和感人的是,A群体和B群体 [2] ——尽管他们的小说,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同意,非常的不同——始终如一地表达了对对方的支持和欣赏。

        人类同时存在和体验于(1)表象世界,即与其他人类共享、通过五种感觉(触觉,视觉等)感知、有诸如因果关系、万有引力等物理定律的具体现实。(2) 本体世界 或者说抽象世界,无法通过五种感觉来感知,没有物理定律,是记忆、思绪和感受——还有小说——的源头和所在。

        尽管每个人的本体世界唯一且私密——他人不可能直接触及——本体世界似乎,被绝大多数的宗教和哲学,理论化成,或期望成,本身就是一个合一界,当我们拥有物理形态进入具体现实后我们就与其分离了,它就像一个虚拟世界,是一个公共空间,在我们死亡并回到这个合一界之前,在我们渴望并且有空时,能在其中和他人交流我们的本体世界。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不是仅仅存在于本体世界之中,而要被迫去忍受,或者可能能说是获赠——尽管是含糊的,几乎是有害的——生死之间,在具体现实中的,一些时间。

        为了表达和探讨这个奥秘,以及去做下面会谈到的(1)(2)两点,人类已经——通过成千上百代的接力之类的——发育出了带有含义(只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大家都同意这些含义)的各种噪音(以及代表这些噪音的符号)。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学习这些噪音,然后利用它们(1)表达修辞,用来满足那些被进化所创造出来的欲望,(2)去向他人描述我们自己私密的本体世界,目的是减轻孤独,缓解无聊,增加刺激。一个句子(“我感到困惑”)或一个词(“耶稣”)或一段对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这两点,同样的,诗歌、故事、散文和小说——对于那些出于社交恐惧或持续地感到孤独/误解或仅仅是想更准确或精致地交流从而无法满足于口头交流的人而言——也可以做到这两点。

        小说——和回忆录——可能是人类所能给予他人的,关于自己私密经验的,最为全面的报告。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一种类型的小说:一个人尝试转让或传达他部分的或某个版本的本体世界给另一个人的本体世界。

        因为人类,作为有着共同DNA的物种,能够去思维和感受的东西是相似的——在一定程度上,当我们无法理解另一个人,我们会把我们的困惑归结于文化,智商或那个人“有病”——而小说描绘并且存在于本体世界之中,那个思维和感受所在的世界,因此,一切小说,我觉得,将在一定程度上,会不可避免地显得是相似的。在具体现实中如果一个物理定律被破坏我们可能会感到惊奇——比如有人能时间旅行,隔空交流,或会其他“魔法”——但是在本体世界上,并没有物理定律或其他可比的结构可去违背。

        知道了这一点,我就不大想把小说的“未来”定义为一些可想象念头之实现——一本以人名出版但实际上是由机器人写就的小说;一本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的小说;一本第三世界里一个被贫困所折磨的人以第一世界国家里某个中上层阶级的人物(该人物的种族也有类似的优势)的视角写就的小说——而是想把它定义成一种本身就是不可想象其类型的东西,一种一旦被想到了则不会是小说的未来而仅仅是另外一本可预测的、唯一的小说的东西。

        以这个定义,如果一部小说要想显得陌生,那么它将是对一些当前不可能去思维或感受的思维或感受的表达,这只有DNA发生改变才有可能实现——比如说人类基因向着爬行动物那个方向进化,经过几百万年,慢慢地失去意识和语言能力——或者是意识,作为某种物理上不可测量的从而也是不可预测的东西,突然消失,就像宇宙的“设置”发生了反转。只有这样才可能会给小说带来一种不熟悉的、不可理解的改变(或在我的定义中,“未来”)。但那个时候,我现在的观点将无法被理解,因为将不会有可供未来参照的”过去“;这样来看的话,小说,不可能有未来。

        以这种方式去思考小说,我觉得让我更能接受本体世界。我觉得距离虚无——合一——及其他人类更近。我觉得自己能不那么被迫地去考虑、投身或回应小说的发展或进步,而是可以心无旁骛地把每一本可能的小说看作是在某种球形物上独占了一片区域(就像人们走在圆圆的地球上,就算方向是对的,也不能像他们在横版卷轴游戏或平面世界中所能感觉到的那样,感觉自己在“前进”,除非他们在被要求在其他道路上“有收获”时,给自己定了另一个目标,比如说去曼哈顿生活),尽管作为有着被进化创造出来的各种冲动的意识体,感知的默认模式就是要把它扭曲成一条线,去追求有进步或有方向的幻觉。但如果真有艺术这种东西,那么对我而言,它是在有意识地让幻觉缺席时创造出来的,它并不指导什么,因为它的创作者在创作它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仅仅是他/她想表达点什么。

        因此现在我最有兴趣阅读/写作的小说,是那些并不是其他小说的改进版或创新版的小说。我想把每本可能的小说看作是已然绝对地、不可避免地唯一的,只有和它自身相比时才能说是可改进的(从而也只能根据创作者的个体视角去改进)。我想从他人所作的报告中了解他们独特的经验,与此同时兴奋地意识到,不管他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独自触及了他们所报告的那些事物。确实,有些时候——极少,我觉得——我想知道,“20年后其他人会想些什么?”或“人类,总体来看,在50或10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想知道的是,“你在想什么?”和“你感觉如何?”

       阿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历史上的犹太人 阿以冲突自然是从以色列国建立后才开始的,但其历史根源却可以追溯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甚至更久远的年代。

       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是希伯来人的始祖,生于迦勒底的乌尔。 后随其家族迁往哈兰。 公元前1900—1850年,亚伯拉罕带领家人和随从来到迦南。公元前1720年,喜克索斯统治埃及时期,迦南发生特大灾荒,雅各(亚伯拉罕之孙)率希伯来人进入埃及,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附近的歌珊地区。约在公元1290年,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出埃及辗转来到迦南,后在迦南南方形成了原始的以色列联盟。公元前1200年—1020年为士师时期,希伯来人征服了迦南许多地区,但直到大卫王(公元前1000—961年)时代也未能实现对迦南的完全控制。 所罗门(公元前961—922年)时代是古以色列的极盛时期,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圣殿,它逐渐成为犹太人的宗教中心、精神生活中心。以后王国瓦解,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公元前922年—722年)和犹太王国(公元前922年—586年),又先后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耶路撒冷和圣殿均被摧毁,犹太人也成了“巴比伦之囚”。当巴比伦为居鲁士所陷时,犹太人又处于波斯人的统治下。直到公元前166年犹太人解放了耶路撒冷,建立了马卡比王国。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先后占领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为镇压犹太人的反抗,罗马皇帝摧毁了耶路撒冷,圣殿遗址被翻耕成田,几十万犹太人被,幸存者也被迫离开巴勒斯坦,逃亡到欧洲、北非和世界各地。从此犹太人结束了在巴勒斯坦的生活,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大流散时期。(从那时起)“犹太人的历史早已不再是巴勒斯坦的历史,……”。

       巴勒斯坦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又依次为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始于19世纪末。1897年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召开、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有组织的政治运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在19世纪并在进入20世纪后能进一步发展决非偶然,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最主要的是:

       1.反犹排犹的社会背景及由来以久的回乡观念。历史上的反犹排犹浪潮最初主要是源于宗教上的分歧及由此产生的宗教歧视和迫害。犹太教徒认为犹太教是高于一切的宗教,耶和华是神力无比的唯一真神,犹太人则是上帝的特选子民,是最优秀的种族。而基督教徒却认为,犹太人对基督之死犯有罪行。早期基督教神父圣约翰.克里苏斯敦就宣布,犹太人是永远背叛了上帝,终于被上帝所抛弃的人。 这种宗教上的尖锐对立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迫害。久而久之,对犹太人的各种禁令和限制便“渐渐的编进了中世纪法律和宪章的结构中了。”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发布法令,宣布犹太人和其他异教徒在公诉中不能成为有效证人;5世纪,提奥多西二世的法典也包括了反犹太人的内容;两次特兰特会议后,犹太人不能再担任公职,还必须佩戴醒目的标志;多明我会建立的宗教裁判所更加深了犹太人的苦难。在苦难中挣扎的犹太人更加相信从宗教中得到的启示,笃信加路特(GALUTH)和苟拉(GEULLAH)的观念, 相信犹太人终将在弥赛亚(MAHSIAH)解救下,回到上帝应允的土地。在长期的流散生活中,每当犹太人的境遇变坏和遭到迫害时,这种回乡观念就愈强烈。反之也就比较淡薄。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大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惨遭的血腥现实就使更多的犹太人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2.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占世界犹太人口大多数的欧洲犹太人是在“格都”(GHETTO)里生活的,几乎与非犹太社会隔绝。保守的犹太人不仅满足格都内的生活,还把格都当作抵制同化的堡垒。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犹太人逐步得到解放、争取到人权。获得解放的犹太人,尤其是犹太知识分子阶层在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了建立犹太国家的主张和理论,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对复国运动影响最大的是摩西·海斯、平斯克、西奥多·赫茨尔 等人的理论与主张,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犹太民族是优秀的种族,犹太人不应也不可能与非犹太人融合,以保持犹太人优秀的种族属性;反犹排犹不是个别的历史现象,而是根深蒂固的,永远不会消失;犹太人问题涉及许多国家的犹太人,它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种族问题;由于具有优秀种族特性的犹太人不应、也不能与其他民族融合,那么摆脱迫害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犹太国家;建立犹太国是犹太人的历史性权利,这种历史性的权利只有在历史性的国家(巴勒斯坦)才能实现。犹太复国主义者还利用《圣经》和《犹太法典》中的某些记述作为复国并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理论依据。

       3.大国政治游戏中的赌注。19世纪末,资本主义体系在全世界已经确立,欧洲大部分国家已完成民族民主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基本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三大矛盾空前尖锐。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诞生与投靠迎和了西方列强争夺、保护海外殖民地的需要,因此,它得到大国的支持和庇护,同时也成为大国政治游戏中的赌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同西方大国“结盟”的开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钱姆.魏茨曼曾在1914年向英国政府献媚说,“巴勒斯坦将落入英国的势力范围……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此后的50至60年内向巴勒斯坦移入100万犹太人,这样英国就将有一道坚强而有效的防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组织了大批犹太人参加英国军队,为帝国主义战争充当炮灰。英国为了拉拢、控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于1917年发表了《贝尔福宣言》,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一个大国的公开承认和支持。在服务于大国利益的同时,复国运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复国运动的发展与以色列国的建立 如前所述,曾在巴勒斯坦生活过的犹太人已有二千多年的流散史,与巴勒斯坦已经没有什么联系。因此,从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召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20多年中,虽然先后召开了6次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并做了大量的“思想”和组织工作,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没有什么“实质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勒斯坦人口约有100万,其中犹太人约有2.5万(为当时世界犹太人口总数的0.2%),约占巴勒斯坦人口总数的2.5%,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人口比例为1:40。尽管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极力组织向巴勒斯坦移民,但直到191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也才增长到5万人。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投靠大国,使大国看到它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而正是在大国的庇护和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了其政治目标——建立犹太国。1918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并在1920年得到国际联盟给予的“委任统治权”。在此之后的20多年中,在英国殖民当局的支持和鼓励下,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46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已经达到60.8万,与19世纪末相比增长了20多倍。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人口总数中占31.4%, 与阿拉伯人的比例为约为1:2,改变了巴勒斯坦的人口结构,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有了“实质性内容”。美国作为“后起的、爆发的”帝国主义为同老殖民主义争夺势力范围也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利用犹太人问题作为其插手中东事务的契机。复国主义运动领袖也看到“美国已获得世界领导地位”,便从英国的怀抱转向美国。1942年5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开会,通过了旨在结束英国的统治,建立犹太军队和犹太国的“比尔特摩尔纲领”。它很快得到美国的支持。1945年杜鲁门又两次致函英国政府,要求英撤消对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的限制,允许10万犹太人立即迁往巴勒斯坦。第二年又发表“赎罪日声明”,支持犹太建国会关于建国的要求。

       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世纪的中东社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从“中东的觉醒”到中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中东地区相继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中东民族国家的建立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使一些踌躇满志的阿拉伯国家的***再次萌发了统一阿拉伯世界的构想。当然,这种统一构想往往伴随着统治者扩张势力的个人欲望,例如,沙特家族的崛起和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活动,外约旦埃米尔阿卜杜拉的“大叙利亚计划”,伊拉克的“肥沃新月计划”等,但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立(1945年)在客观上加强了阿拉伯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及自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对日后中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方大国的支持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具体安排下,大批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引起阿拉伯国家的恐慌,于1931年、1937年先后在耶路撒冷和布卢丹召开会议,商讨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对策。当时刚刚取得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有的尚未取得独立)还没有来得及组成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统一阵线,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形成尖锐对抗。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了181号决议即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分支决议。分治决议无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民族权利,却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活动“合法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仅16分钟之后美国就宣布承认以色列,其速度之快在外交史上是罕见的。英国甚至认为,以色列“这个新国家……可以说是在纽约诞生的”。

       好了,今天关于aimier声明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aimier声明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aimier声明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